You are using an outdated browser. For a faster, safer browsing experience, upgrade for free today.

心臟移植是末期心臟衰竭的最佳治療,但因為捐贈者少,每年台灣只有約70人能幸運獲得捐心移植,大多數的人往往在等待換心過程中含恨以終.心室輔助器(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 VAD)將血液由左心室引流到心室輔助器幫浦,再送回到主動脈供應全身血流,可以完全替代心臟功能. 主要的目的有3種 1. 暫時性支持:直到心臟功能恢復 2. 過渡移植:作等待心臟移植前的支持 3. 永久使用:植入無法接受移植的病人體內,終生取代心臟功能

關鍵字:

心臟衰竭 心臟移植 心室輔助器 過渡移植 永久使用

大綱

第三代心室輔助器的幫浦已經進步到比手掌還小,幫浦一端連結心臟左心室,另一端利用人工血管將血液引流到主動脈,它的運轉由一台體外的小電腦控制,我們稱為控制盒.控制盒經由一條穿出腹部的驅動線連結心室輔助器幫浦,它的電力來源除了利用家中牆壁的電源,還搭載隨身腰包的行動電池,讓病人可以自由行動不受限制.

安裝心室輔助器需要開心手術,詳細手術步驟如附圖,總共時間需要4到6小時.如果曾接受開心手術,時間會因組織沾黏而更久.有些病人因為術前有肺高壓或肝腎功能異常,術後可能需併用暫時性右心室輔助器.

 

最新的離心式(centrifugal)幫浦可以讓血栓與中風的機率下降,但仍然存在著一些特定的風險.
1.  手術初期因為很多病人已接受過開心手術同時合併多重器官衰竭,術後出血與需要暫時性右心輔助器的病人並不少見.
2.  長期照護要注意抗凝血劑過量引起腦或腸胃道出血或劑量不足造成幫浦血栓中風,同時要預防外露導線的傷口感染.
     使用居家自我監測抗凝血劑測定儀與專用導線傷口敷料和固定器是減少併發症的重點.

心室輔助器已經發展到第三代,手術後一年與三年的存活率可以達到90%與70%,與心臟移植結果相當,很重要的原因是幫浦的改良與選擇適當的病人提早手術.病人接受心室輔助器沒有等待捐贈者的困擾,也不用擔心術後排斥,全世界有幾十萬例的經驗,在台灣每年約有40位病人接受這項手術,取代心臟移植是趨勢.我們自己手術的病人目前最長使用已經超過5年.

切忌延誤治療

心臟衰竭會影響其他器官造成肺水腫/肝腫大/腎衰竭,嚴重者甚至會影響意識.當發生重度心臟衰竭症狀,應該考慮提早進一步檢查與治療,才能增加心室輔助器手術後的成功率.而在手術前應該跟醫師有充分的時間討論,確認您是否符合心室輔助器的適應症與避免可能的手術風險.

 
 

會議演講

2021 台灣心臟胸腔護理學會: 心臟衰竭末期機械性輔助照護工作坊 (2021/11/11 台灣桃園)
Mechanical cardiac support: outcome evaluation  

2021 台灣心胸外科 心室輔助器研討會 (2021/06/26 台灣台北)
Right patients for LVAD therapy  

2020 美敦力心室輔助器網路研討會 (2020/1010/23 台灣台北)
Ventricular arrhythmia post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 implant  

2020 長庚心內外科聯合討論會 (2020/10/07 台灣林口)
heart transplant post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 implant

2020 長庚心內外科聯合討論會 (2020/08/29 台灣林口)
What’s next after ECMO non-responder or dependent  

2020 長庚心內外科聯合討論會 (2020/04/30 台灣林口)
Head to head comparisons of durable VAD: Heartmate 3 vs Heartware

2019 台灣心臟衰竭專家研討會 (2019/08/16 台灣林口)
VAD/transplant for advanced heart failure  

2019 美敦力泛太平洋心室輔助器專家會議 (2019/03/15 日本東京)
Interactive VAD implant case sharing  

2018 台灣醫學會春季學術演講會 (2018/05/27 台灣台南)
Short-term mechanical support: Centrimag in heart failure treatment

2015台灣心臟醫學會春季會 (2015/06/26 台灣台北)
New paradigm in management of challenging heart failure patients: evidence based review of efficacy and our experience sharing

2014 第六屆重症醫學會年會 (2014/10/04 台灣台北) 
When and what mechanical cardiac support (MCS) to use for acute heart failure: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 (VAD) vs. ECMO

2010 台灣心臟學會心衰竭研討會 (2010/09/26 台灣台北)
Acute heart failure management: surgical perspective   

2010 心室輔助器研討會 (2010/07/11 台灣台北)
Clinical experience of Berlinheart VAD 

2008 大陸華東六省第九屆心胸外科雙年會 (2008/09/28 大陸廈門)
Nontransplant surgery for terminal heart failure

2007 台灣體外循環學會應邀演講 (2007/10/13 台灣台北)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 (VAD) for Destination Therapy

2007 長庚兒童醫院晨會 (2007/03/07 台灣林口) 
Transplant &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 (VAD) in Pediatric Population

2006 基隆長庚醫院全院晨會 (2006/07/05 台灣基隆) 
Surgical treatment of heart failure? What choices we have in addition to transplant. 

2005 國泰醫院外科晨會 (2005/06/24 台灣台北)
Surgical treatment of heart failure? What choices we have in addition to transplant.

論文發表

護理雜誌 2019: 66(4),87-94

  • 長期使用植入性心室輔助器的重要關鍵-驅動線傷口照護.

長庚護理 2009: 20(4),450-455

  • 左心室輔助器運用於終身使用之護理.

媒體介紹